彝族高山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彝族高山腔》是广泛流传在蒙自南部山区彝族民间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分为独唱、对唱、合唱三种演唱形式。“高山腔”的雏形是彝族濮拉、姆基两个支系古老的山歌,彝家人用这些旋律优美、表现力丰富的传统音调,用口头诗歌即兴填词,演化成为了大型联唱套曲。至清代中叶,这两个支系的语言开始“汉化”时,“高山腔”已经广泛流行。


472407784.jpg


622833152.jpg


1056093975.jpg


       “高山腔”是彝家人社会生活中的一部“百科全书”,其演唱场所无所不在,演唱内容无所不有,讲天文地理,说农耕时令,道生活哲理,辩是非善恶,表喜怒哀乐,谈生活琐事,诉忠贞爱慕,秀智慧才华。曲调或高亢明亮,或低沉委婉,或悠缓抒情,或急促诙谐,宫、商、徴、羽调式均有,堪称彝族音乐的活化石。


423791092.jpg


882287040.jpg


      通过“高山腔”的演唱,大量原生态民歌曲调得以保存。内容丰富的各类唱词,对研究当地彝族文化有着重要的价值。2005年11月,《高山腔》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命名为州级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名录项目。2017年6月,《彝族高山腔》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412118512.jpg




分享